2016年3月10日 星期四

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316



「往生果德」,這不是因地上修的,果地上的報德。經上給我們說了三樁事情,第一個,「臨終佛現」,這是往生的果德,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現身,你會看到來接引你往生。第二個,「隨佛化生」,佛手上拿的蓮花,那個蓮花就是你念佛功德成就的。你念的佛號愈多,這個蓮花就愈大,光色就愈好。念佛功夫的淺深,關係蓮花的大小、蓮花的光色。這個東西好,這是值得追求的。世間功名富貴統統放下,為什麼?那個帶不走的,一樣都帶不走,那叫業障。業障要放下,佛號要提起,才能隨佛化生,跟著佛到極樂世界,在七寶池中花開見佛,化生。那個時候花開,你的身相跟阿彌陀佛一樣,極樂世界是平等的世界。第三個好處,都是果德,「智德自在」。「智慧勇猛,神通自在」,你看這八個字。智慧現前,什麼樣的智慧?跟佛同樣的智慧圓滿現前,中國佛教裡面所說的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,自性般若智慧流露出來了。神通,神通是從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,是從清淨平等心裡頭出來的,所以我們的心要清淨、要平等,就能發神通。


文摘恭錄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三一六集)  2016/3/4







「經中,慈悲加祐、令心不亂,是為淨宗之心髓。因佛力加被,行人心始不亂」,這個心你才開始不亂,是得佛力加的。「於是十念相續,便得往生。故稱淨土為果教,是他力法門,是易行道,是普被萬類之慈航,均在是也」。這幾句話讓我們斷盡疑惑了。現在念佛人,我們問一問,你往生有把握嗎?問一百個,一百個都搖頭;問一千個,一千個都搖頭,沒有把握。讀了這個經文,疑心斷了,問你有沒有把握?有。你這個把握從哪裡來的?臨命終時,阿彌陀佛慈悲加祐,令心不亂,就憑這個經文,這個經文就是我們往生的憑證。

文摘恭錄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三一六集)  2016/3/4







蕅益大師說得沒錯,說的是真話,能不能往生全在信願之有無,有信有願就決定得生。往生到極樂世界,品位高下,那是念佛功夫的淺深,那是第二樁事情,不是第一樁,第一樁是要能夠往生,能真正的到極樂世界,這是最重要的。到極樂世界之後,分發我們在哪一班修學沒有關係,無論在哪個班級,最後都能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,這個好。所以這個事情可以不必與人爭,念佛人真正做到「於人無爭,於世無求」。我們學蓮池、學蕅益大師,往生到極樂世界,什麼樣的品位我們就滿意?蕅益大師說: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我就滿意了。這是我們要學習的,我們徹底放下。我們到極樂世界,從小班、小小班學起,導師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親自來教授的,我們從最根本的地方學起,好!有很多人是插班進去的,不是沒有,我們對那些人讚歎歡喜,我們不能學他。為什麼?他有本事插班,我們要學他,插不進去,把機會丟掉了,連小小班一年級也沒有撈到,那個虧就吃大了。

文摘恭錄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三一六集)  2016/3/4







我們看註解,『七寶華中,自然化生』,「此云自然化生者,表非胎卵濕化四生中之化生」。跟我們世界,我們講動物或者講生物,在這個世界出生,它是怎麼生的?有胎生、有卵生、有濕生、有化生,這個世界上有這四種。但是極樂世界的化生跟我們這裡不一樣,我們這個化生要具備條件,他的條件不具足,他不能化生。換句話說,具備條件就不是自然的,不是自然的是什麼?用佛的語言來說,業力,沒有離開業力。自然化生沒有業力,他的業這個時候都消掉了。什麼時候消掉的?就在這須臾間。須臾是很短的時間,是從我們這個地方,他離開人世間,放下六道輪迴、放下十法界,坐在蓮花裡頭,阿彌陀佛把這個蓮花帶到極樂世界,放在七寶池中。經過的時間不會很長,花開見佛,他業障消掉了。業障不消掉他花不開,花開見佛就業消了,無始劫以來造作的這些罪業統統沒有了,無論是惡業、善業都消了。惡業不消出不了三惡道,善業不消出不了三善道,善惡業統統都要消掉,都要消乾淨。這是在蓮花,你在蓮花裡頭這個時間不長,須臾之間,從我們這個世界到極樂世界,當中十萬億佛國土超過了,花開見佛。

文摘恭錄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三一六集)  2016/3/4







大乘教裡頭,最重要的是教我們知道空、知道有,什麼是空,什麼是有,這是智慧。空,意思很深,我們沒有辦法,我們認識的空,什麼都沒有叫空,不是的,那完全錯了。空而不空,有而非有,這就難了,連空跟有都沒有,這就難懂了,說空說有你有個概念,這概念都沒有,完全沒有空跟有的概念,你才能入自性。空是體,有是用,從體起用,你要執著有個空,錯了,你怎麼有個空的概念?沒有文字的概念,沒有言語的概念。聽經要會聽,會聽是什麼?不著言語相。我要聽什麼?聽你言語裡面所含的義理,聽這個。一般人所聽的,是你的言語裡頭所詮說的這些東西,與性德毫不相關。所以會聽的人、會看的人,看經,會看的人不著文字相;聽經,會聽的人不著言語音聲的相。不著相,功夫從哪來?功夫在日常生活當中,眼見色,這一切色法沒有障礙你,沒有干擾你。我們見色動心,動心就迷了,這起心動念就迷了,迷了之後就有我愛,我瞋恨,我喜歡、我不喜歡,再深一點,我想佔有、我不想佔有,所有的雜念都出來了。這是什麼?叫業障,這就造業。

文摘恭錄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三一六集)  2016/3/4